一天下午,我的心理咨询诊室走进了一位年轻的小女孩,陪同前来的父母告诉医生,以前开朗外向的“小王”(化名)最近不知为何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时常无故哭泣,甚至有厌学、逃课情况发生,因此在老师的建议下前来咨询。随着交谈的深入,我了解到在学校中她由于得罪了一位同学,而该同学常常传播有关她的谣言,并联合其他同学通过言语对其进行侮辱,并在班级中想法设法孤立其。于是,我意识到小王遭受到了大家常说的校园欺凌。
何为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校园内外的群体或个人,故意、反复、长期地对无法轻易反抗和保护自己的受害者实施的攻击性行为,最核心的特点是恃强凌弱,使用权力控制受害者,以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明确了校园欺凌的三大要点:一是欺凌的范围,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的事件;二是欺凌的构成要素,包括个人和群体单次或多次,主观、故意的,以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损害另一方的财产或身心健康;三是强调其不等同于学生之间的正常打闹。
正确识别校园欺凌
可能有人会说:小孩子免不了打打闹闹,这不是很正常的现象么?我们该如何区分校园欺凌和正常的玩闹,它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我们应当意识到校园欺凌是绝对强势者对于无抵抗力的弱势者的单方面压迫,正常打闹的双方力量常常是基本平衡的;而且前者常有预见性和持续性,甚至长期存在的;而打闹多非蓄意,且很快结束。校园欺凌包括多种形式,具体表现为:打架、斗殴、勒索、毁物等肢体欺凌;恐吓、威胁、辱骂、嘲笑、讥讽等言语欺凌;以及挑拨关系、散播谣言、暴露隐私、损毁形象、孤立排挤等社交欺凌,此外还有网络欺凌等等。
校园欺凌的危害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数据显示,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每3名学生中就约有1人),曾遭受校园欺凌。2015-2017年我国法院刑事一审审结案件中,发现57.5%的校园暴力案件涉及故意伤害,11.59%甚至导致受害人死亡。一次网络调查的数据显示:36000名网友中,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亲身经历过校园欺凌,其中有1/4的人有过欺凌他人行为,而大部分人只是旁观者。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在警醒我们:关注和重视校园欺凌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欺凌的实施者常有滥用药物和酒精的倾向,成年后则可能会对配偶或子女施行家暴,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而欺凌的受害者则会出现失眠、自卑、焦虑、抑郁等各种异常情绪和心理问题,罹患各种精神疾病大大增加,甚至出现自伤、自杀行为,还会出现社交困难、学校适应困难,成绩下降,并出现厌学、旷课、辍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作为家长,应该尽早发现欺凌的线索,仔细询问和耐心倾听欺凌过程,安抚孩子受伤的心灵,陪伴孩子直面欺凌者,鼓励孩子寻找以互相支持的伙伴,及时与学校、老师及对方家庭沟通,必要时诉诸司法和舆论,并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与帮助。应注意避免指责受害的孩子,如果对孩子诉求轻描淡写甚至不予理睬,会让实施欺凌者变本加厉,而受害者却陷入了更深的痛苦和无助。当然我们也不鼓励以暴制暴。这可能会使孩子处在潜在的危险中,甚至转而欺凌他人。
作为青少年自身,应从思想上树立人人平等的理念,不应妄自菲薄,拒绝“受害者有罪论”,应鼓足勇气直面欺凌,长期的回避和隐忍只会加剧自我的痛苦,并使欺凌者得寸进尺。在欺凌发生后,应坚决反抗并主动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的帮助,完善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次对抗失败,不是隐忍的理由,可能身边人尚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随着表达的次数越频繁、态度越强烈,你的诉求就会得到重视和支持。必要时可拨打相关机构的电话,取得社会和法律的支持保护。
作为学校和老师,应加强科普宣传和法制教育,普及相关概念,指导孩子们被霸凌或目睹霸凌时可以有的应对措施。需要让每个孩子都明白什么时候应该站出来,对欺凌实施者“说不”。营造尊重、平等、包容的校园文化,加强和孩子及家长的沟通,帮助获得孩子们学习良好的人际沟通知识和技能。
从社会角度来说,作为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生对来访的儿童青少年应询问明确有无遭受欺凌的经历,有必要进行早期的筛查、预防,并对已出现情况进行干预,定期对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等进行培训,提高评估和应对能力。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应对校园欺凌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等进行早期识别和监管,建立心理热线等相关支持渠道。
后续在父母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后,对方同学及家长对“小王”做出了道歉,相应的欺凌行为也得到了制止,“小王”同学在随访中恢复了往昔的笑容,厌学情绪也有所好转。
世上不会有人强大到不要别人帮助,也不会有人软弱到无法帮助别人。愿天下永无欺凌,愿世间再无伤害,愿平等、友爱、互助的观念在每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供稿:赵徐东